宜昌路31号地块(原巴斯夫颜料(青岛)有限公司厂区)

宜昌路31号地块(原巴斯夫颜料(青岛)有限公司厂区

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公示

根据《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(试行)》(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)等相关文件,现对宜昌路31号地块(原巴斯夫颜料(青岛)有限公司厂区)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进行公示。

青岛市市北区宜昌路31号地块原为青岛双桃精细化工(集团)有限公司湖岛分厂厂区,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。青岛双桃精细化工(集团)有限公司原为青岛染料厂,于1999年改制更名;2017年更名为青岛海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。1994由青岛染料厂与瑞士汽巴公司等合资,在该厂区内建设青岛汽巴纺织染料有限公司、青岛汽巴颜料有限公司、青岛德瑞皮化有限公司三家企业,1996年起陆续投产;青岛汽巴纺织染料有限公司、青岛汽巴颜料有限公司分别于2006年、2009年更名为亨斯迈纺织染化(青岛)有限公司、巴斯夫颜料(青岛)有限公司。以下分别简称“双桃集团”、“亨斯迈”、“巴斯夫”、“德瑞皮化”。

根据《青岛市市北区滨海新区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》(青岛市人民政府青政字[2018]47号批复),宜昌路31号地块规划为商住混合用地、中小学用地、服务设施用地,巴斯夫厂区规划为商住混合用地和中小学用地。

双桃集团和德瑞皮化厂区已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、风险评估、修复及修复效果评估工作,其中9号基坑(修复目标污染物砷)部分区域位于亨斯迈厂区北部及巴斯夫厂区西北部,10号基坑(修复目标污染物砷、铅)部分区域位于亨斯迈厂区东南部。亨斯迈与巴斯夫同期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,其调查结论显示亨斯迈厂区为污染地块、应开展风险评估工作。

巴斯夫厂区总占地总面积9556.6m2,于1996年建成投产。地块内建筑物于2016年12月拆除,现状为空地。青岛华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,地块内共钻孔24个,布设2个地下水井;共采集164个土壤样品,2个地下水样品,钻孔深度3~6m。土壤检测结果显示,地块内砷、氯仿、三氯乙烯、1,2,3-三氯丙烷,苯并[a]芘,石油烃共计6项污染物浓度超过《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(试行)》(GB36600-2018)第一类用地筛选值,其他检测因子满足(GB36600-2018)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;地下水样品色度、浊度浓度超标,其他检测因子浓度均符合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2017)中IV类标准值。

根据《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》(HJ25.3-2019)风险评估模型计算,土壤关注污染物砷、氯仿、1,2,3-三氯丙烷、三氯乙烯、苯并[a]芘、石油烃(C10-C40)的风险评估结果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,需进一步计算风险控制值。根据《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》(HJ25.3-2019)风险控制值模型计算该地块土壤污染物初步修复目标值建议如下:砷、氯仿、1,2,3-三氯丙烷、三氯乙烯、苯并[a]芘、石油烃(C10-C40)的修复目标值为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,初步修复目标值分别为20 mg/kg、0.3 mg/kg、0.05 mg/kg、0.7 mg/kg、0.55 mg/kg、826 mg/kg。巴斯夫地块内初步修复范围为4821m2,初步修复土方量为4584m3

 




青岛海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(C)2024  网络支持 中国化工网  全球化工网  生意宝 著作权声明 网站管理 大宗品 企业邮局 鲁ICP备12022294号